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5 年 1 月 20 日
《怎樣做成大事》重點摘要
摘要自書本:How Big Things Get Done: The Surprising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Fate of Every Project, from Home Renovations to Space Exploration and Everyt
大項目的成功祕訣
項目管理的重要性
嚴重超支且延期的項目案例
- 加州高鐵項目
- 原計劃連接洛杉磯和舊金山的高鐵項目,因成本嚴重超支,最終改為連接兩個小鎮的高鐵路段,距離僅二百多公里。
- 悉尼歌劇院
- 初始預算為 700 萬澳元,但最終建設成本高達 1 億澳元,超支嚴重。
按預算內高質量完成的項目案例
- 丹麥援建項目
- 丹麥援助尼泊爾建造 2 萬間學校教室,不僅提前 8 年完成,且未超出預算,建造品質亦有保障。
- 帝國大廈
- 制訂詳細計劃後快速執行,建設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,最終花費比預算少 18%,並提前完工。
大項目鐵律
- 在大型項目中,常見的問題包括「進度超時、預算超支、效益不佳」。
- 專家傅以斌根據超過 16,000 個項目研究指出:
- 按預算、按期完成且收益符合預期的項目僅佔 0.5%。
做成大事的祕訣
1. 慢思考,快行動
- 成功的項目通常會在早期計劃階段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,以確保所有可能的變數被充分考慮,而不是急於啟動。
- 慢思考的目的是深入分析需求、風險和資源,避免後期因準備不足而出現重大問題。
- 一旦計劃完善,行動就必須迅速且果斷,確保執行效率和質量。
實際例子
- 丹麥援建尼泊爾學校教室項目
- 背景:丹麥政府承諾援建尼泊爾 2 萬間學校教室。
- 慢思考:在計劃階段,團隊詳細研究尼泊爾的地形、氣候和建材供應情況,並與當地社區合作,設計適應當地環境的建築方案。
- 快行動:一旦計劃完成,建設過程按照模塊化設計快速展開,最終比預定時間提前 8 年完成,且建築品質高於預期。
- 帝國大廈的建設
- 背景:帝國大廈的建設始於 1930 年代,當時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,時間和資金壓力極大。
- 慢思考:設計團隊在規劃階段進行了詳細的分析,包括如何平衡建築的藝術性與實用性,以及如何最大化資源利用。
- 快行動:建設團隊以驚人的效率完成了施工,最終比預算低 18%,並提前竣工,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。
- 特斯拉電動汽車的開發
- 背景:特斯拉在推出 Model 3 前花費數年時間進行市場調查、設計和技術研發。
- 慢思考:深入研究市場需求、電池技術及製造過程,並進行多輪設計修改和測試。
- 快行動:在量產階段,特斯拉迅速啟動生產線,並對供應鏈進行優化,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大規模交付。
關鍵啟示
- 成功項目的特徵在於前期的「慢」,即深入的思考和精密的規劃,這能有效降低後期不確定性。
- 當計劃成形後,執行階段需要具備「快」的效率和執行力,以避免資源浪費並快速見到成果。
2. 減少承諾謬誤
- 定義:在項目計劃階段,過早鎖定某個決策或急於承諾,可能導致資源浪費、進度延誤,甚至全面失敗。
- 關鍵策略:
- 制訂計劃的過程本身是推進項目的一部分,應該花時間仔細考慮可能的問題並預測未來風險。
- 保持開放心態,避免陷入過早承諾的陷阱,做到「承諾不承諾」。
實際例子
- 波士頓大挖掘計劃(Big Dig)
- 背景:波士頓進行地下高速公路隧道的建設,最初計劃成本為 28 億美元,後來飆升至 150 億美元。
- 問題:規劃階段缺乏靈活性,急於承諾固定設計,忽略了施工期間可能出現的技術難題,導致嚴重超支。
- 教訓:如果在早期投入更多時間評估多種方案,可能會避免高昂代價。
- 星巴克的國際擴展策略
- 成功點:星巴克在進軍中國市場時,花費數年時間研究當地消費者的習慣和需求,並調整產品與服務。
- 結果:該品牌能夠穩步擴展,而非一開始就快速開店,避免因文化差異導致失敗。
關鍵啟示
- 不要過早鎖定方案或輕率承諾,應保持靈活性,審慎考慮可能的挑戰,並隨時調整計劃以適應變化。
3. 以終為始思考
- 核心理念:項目的起點應該是解答「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」,而不是直接進入「如何執行」。
- 目標:確保項目方向清晰,並對所有決策保持一致。
實際例子
- 亞馬遜 Kindle 的開發
- 背景:亞馬遜問自己一個問題:「我們為什麼要做電子書閱讀器?」
- 答案:為了重新定義消費者閱讀習慣並佔領數字書市場。
- 行動:團隊始終專注於讓產品簡單易用,最終 Kindle 成為電子書閱讀器的代名詞。
- 倫敦奧運會的籌辦
- 問題:為什麼要舉辦奧運會?目標是什麼?
- 回答:創造可持續的基礎設施,帶動東倫敦的長期經濟發展。
- 成果:奧運會後的基礎設施(如運動場館與交通系統)為社區帶來長期收益,避免成為閒置資產。
關鍵啟示
- 先明確目標和項目的根本意義,清晰界定「為什麼」再行動,避免執行過程中迷失方向。
4. 善用試驗和經驗
- 原則:遵循「嘗試、學習、再來一次」的迭代法,將失敗看作學習的一部分。
- 關鍵步驟:
- 鼓勵團隊自由嘗試。
- 定期審查每個部分,及時調整計劃以適應新情況。
實際例子
-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計劃迭代法
- 過程:每部動畫從概念到完成,經歷無數次腳本修改、場景重拍和技術測試。
- 結果:每部作品都在品質上不斷提升,皮克斯成為好萊塢動畫領域的領導者。
- SpaceX 火箭發射
- 過程:通過多次試飛和發射失敗,逐步改進設計。
- 成果:SpaceX 成功研發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,極大降低了發射成本。
關鍵啟示
- 採用迭代和實驗的方法來測試計劃的可行性,並從以往經驗中汲取教訓,不斷優化項目流程。
5. 運用外部視角
- 挑戰:任何大項目都會面臨許多「未知的未知」。
- 策略:利用外部視角,採用參考類別預測法,尋找適合的參考標杆,並根據現實情況調整預算和計劃。
實際例子
- 挪威北極隧道項目
- 方法:參考類似寒冷地區的基建項目,預測隧道建設可能面臨的挑戰。
- 結果:精確的成本預算和施工計劃,項目如期完成。
- 東京晴空塔建設
- 方法:借鑑其他超高建築的施工技術和防震設計,對本地情況進行調整。
- 結果:成為日本地震頻發地區的技術典範。
關鍵啟示
- 引入外部參考標準和視角,使用對比分析來校正預測和決策,從而避免因內部偏見導致的錯誤。
6. 打造上下一心的團隊
- 核心理念:項目的成功依賴於團隊合作,每個成員都需發揮自身特長,並協同合作。
- 關鍵步驟:
- 組建具備多樣化技能的優秀團隊。
- 確保團隊目標清晰並保持一致。
- 創造透明的溝通環境,讓每個人都能參與決策。
實際例子
- 曼哈頓計劃
- 背景:為了開發原子彈,美國召集了頂尖科學家、工程師和技術人員。
- 成功原因:團隊明確共同目標,並分工合作,每個成員都專注於自己的專業領域,最終成功研製出第一顆核武器。
- Apple 的產品開發團隊
- 背景:Apple 的開發團隊在推出 iPhone 時,集合了設計、工程和市場專家。
- 結果:憑藉團隊的創新協作能力,iPhone 成為改變世界的科技產品。
關鍵啟示
- 團隊協作是成功的基石,應注重成員間的角色分工、協同合作,並營造共同追求目標的文化。
7. 模組化建設
- 核心理念:模組化通過重複利用設計和流程來加速學習曲線,減少風險,並提升效率。
- 優勢:
- 可快速交付項目成果。
- 降低「肥尾風險」(即低頻率但高影響的失敗)。
- 讓大型項目具備規模化增長的潛力。
實際例子
- 波士頓科學城醫療中心
- 背景:為了解決醫療資源緊缺問題,該中心採用了模組化建築技術。
- 過程:每個建築模組在工廠預製後再運輸到施工現場組裝,顯著縮短施工時間。
- 結果:建設成本降低,並提前交付使用。
- SpaceX 的火箭模組化設計
- 背景:SpaceX 的火箭採用模組化設計,每個組件可在不同型號的火箭間共用。
- 優勢:加快設計和生產週期,並減少研發成本,實現快速升級迭代。
關鍵啟示
- 模塊化設計使項目得以分段執行,降低複雜性,實現效率提升,並促進經驗累積和快速學習。
8. 11 個啟發式原則
為戰勝大項目鐵律,書中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指導原則:
- 雇用一位「建築大師」
- 項目需要一個具備遠見和整體掌控力的領導者。
- 組建完美的團隊
- 確保團隊成員間技能互補,目標一致。
- 多問「為什麼」
- 每個決策都要經過「為什麼」的追問,以避免偏離初衷。
- 用好「樂高積木」
- 採用模組化設計,讓項目更靈活高效。
- 慢思考,快行動
- 在計劃階段投入足夠時間,但執行時必須果斷高效。
- 採用外部視角
- 避免局限於內部觀點,利用外部參考提高預測準確性。
- 注意自己的缺點
- 主動識別和承認自身的盲點,並採取行動補足短板。
- 說「不」,然後走開
- 學會拒絕不合理的需求或無法兌現的承諾。
- 廣交朋友並維持友誼
- 擴大人脈,有助於獲得項目成功所需的支持與資源。
- 考慮減緩氣候變化
- 確保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,並考慮長遠可持續性。
- 最大的風險是你自己
- 領導者必須對自己的偏見和認知盲點保持警惕,以免成為項目失敗的根源。
關於作者
- 我是Oscar (卡哥),前Yahoo Lead Engineer、高智商同好組織Mensa會員,超過十年的工作經驗,服務過Yahoo關鍵字廣告業務部門、電子商務及搜尋部門,喜歡彈吉他玩音樂,也喜歡投資美股、虛擬貨幣,樂於與人分享交流!
最新文章
- 2025 年 1 月 4 日心得筆記怎樣做成大事 – How Big Things Get Done
- 2024 年 8 月 26 日Java如何在 Java Spring Boot 中輕鬆使用 @Cacheable 提高應用效能
- 2024 年 8 月 25 日技術文章新手必看:MongoDB 實用入門指南 – 從零開始學習 NoSQL 數據庫
- 2024 年 7 月 18 日未分類ChatGPT, Claude AI 進階提示詞技巧:掌握AI對話的藝術 (Prompt Engineering)